行业动态

风投“添薪”,点燃创新之火(知识产权报)

来源: 知识产权报   发布日期:2025.09.11 浏览次数(1)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排名全球第一!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5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国拥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24个,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第一,证明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迅速发展进步,标志着中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据悉,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首次将“风险资本交易量”纳入全球百强创新集群的评价指标,这一调整的背后反映了全球创新评价体系从“科研投入导向”向“市场价值导向”转变。这一变化不仅重塑了全球创新集群的竞争格局,更凸显了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性。

激发创新价值

WIPO在百强创新集群评价中引入“风险资本交易量”作为考量指标,意味着鼓励创新集群更加关注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研创新,加速场景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研—产业—市场”的良性循环。“以往,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以《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作为核心指标进行评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新的活跃度,但难以体现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能力。将‘风险资本交易量’纳入评估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创新集群的创新实力和经济价值。”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

风险资本活动在激活创新生态、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风险资本是连接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桥梁’。”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表示,风险资本活动集中反映了创新集群将创新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的能力,这将促使创新集群的注意力从学术研究转向创新创业,从专利申请转向专利运营,更加关注如何构建一个更具活力的初创企业生态体系、如何营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风险投资“软环境”。

过去,创新评价可能更侧重于科研学术成果,而如今,市场对创新的反馈和认可变得至关重要。“科技论文是为了破解科学研究的难题,专利是创新成果走向市场的保护手段,风险资本投资是创新成果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三项指标代表了从前端到中端再到末端的创新链条的有机结合,反映出全球创新生态对新领域、新产业、新技术市场化运用的重视。”单晓光表示。

打造创新生态

中国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数量和单个集群排名“双登顶”背后,离不开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生态的支撑。“数字经济、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掀起了全球创新热潮,而诸如此类的新兴产业恰恰是知识产权‘富矿’。”单晓光表示,我国创新主体正在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契机,力争成为相关产业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开拓者,为我国创新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在基础研究、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方面的创新实力尚需进一步增强,需要更多对资本有吸引力、对市场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产出。

在创新集群的生态系统中,企业作为最活跃的“细胞”,需要构建知识产权与资本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激活创新价值。“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确保产品能高效适配应用场景。同时,创新集群中的优势企业可以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针对产业共性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技术攻关。”袁真富建议,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职务发明奖酬体系,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发明人的创新热情;通过构建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发明人的转化动力。多措并举将知识产权真正从受保护的法律资产转变为支持企业业务发展、贯穿创新全过程、融入企业全组织的战略资产和竞争工具。

当知识产权与风险资本形成良性互动,创新生态系统将会迸发出巨大的动能,开辟出一条从创新走向创业的广阔“通途”。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创新集群数量的持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加坚定平稳,也将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 官方网站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Capit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Associatio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座三层
邮箱:ip@capitalip.org
京ICP备15043949号-1    未标题-1.jpg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281号

联系电话 010-82194180
今日IP 今日IP 知产之家 知产之家

Copyright © 2020-2025 Capitalip.org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 版权所有